《一銀幣一磅的惡魔》 年下禁慾神父 x 年上香辣惡魔

──我買到的惡魔真辣。
這本應該是這幾年來我讀得最快的一本書 

留守番出版資訊頁

※這次ICE,負責繁體版製作的工作室有攤位,可以現場買到。

昨晚大約半夜1點多翻開的,一路讀到3點多受不了睡著了,今天早上起來喝點水又繼續讀。
雖說沒有特別  ,但下面可能還是會提及書內的世界觀,若想要自己閱讀的還請留意一下。

 


 

其實打從一開始,我都沒有注意到是第二人稱的寫法。

不如說,打從閱讀第一個字開始,這樣的文風就非常吸引人,讓人很入戲
一邊透過第二人稱視角去理解這個世界觀,一邊從神父的眼睛去看那頭『惡魔』。

沒有太過華美的詞彙、沒有無謂的形容語句、沒有鋪陳過於冗長的街景敘述,我們跟著神父,花了177個銀幣買了一頭傷痕累累的大傢伙,用推車把它運回家裡。
大概讀到30頁左右,我才回過神來想:"省去了這些,這樣的文章真讓人親切、舒服、切中讀者想趕緊進展故事的要害。" 

但我們也知道,若一個故事裡,全是單一角色的腹誹該有多『危險』。
危險第一,在於若讀者不能感同身受的話,很容易出戲,感覺:"好啊,都給你講就好啦,故事甭讀了,反正角色的喜怒哀樂很突兀也不干我們的事。"
危險第二,則是故事很有可能不夠『全面』,有什麼細節講漏了,或是這個角色不知情的事物,讀者不知道會阻礙閱讀,但用過多敘述性文字輔助,又很像是說教,讀者同樣出戲得很。

可是這個故事完全不會,甚至在『你』、『我』這種視角轉換中,整本250幾頁的書,我都沒有出現閱讀障礙,每個時刻我都很清楚,現在講話的是神父還是惡魔,這裡的『你』是指惡魔還是他人,非常流暢。
屏除了這些潛在危險後,由此就帶出這個故事的好處了。

先,是它非常讓人入戲,『我們』是神父,我們盯著『它』,從我們的視角給惡魔洗澡澡、吃飯飯、睡覺覺。
一旦進入角色狀態後,很多閱讀的感官變得特別真實。
在操進甬道時彷彿半身發麻,在得知惡魔的身世時如入冰窖,在用禱言加固防護時堅定心志,一步、一步跟著這天真無知的神父,探知每一日出現的驚喜與神蹟。

次,是它幫助讀者跨越了世界觀的理解。
有時候,一張紙不用平擺著攤開,一個一個解釋才能讓人理解,而是哪裡才是我們得知道的、想知道的

但他沒有,因為他說,他想寫一個『互相治癒』、『互相拯救』的故事。
所以有些事情,讀者沒必要知道,而也是這種不知道,讓人忍不住一再地翻閱下去,想著下一頁、下一章,是不是有些我們不知道的、好奇的東西會為我們解答。
它構成了這一連串順暢而一氣呵成的閱讀體驗。
正如作者在後記中有補充一些世界觀的設定,他說了,這個故事可以寫得很宏大、很磅礡,若走了其中某個選擇的支線,或許故事會這麼寫也說不定。

 


 

講完了這些正經的感想後,下面要來說些不正經的了  
我說實話,我在閱讀時完全沒有時間思考多餘的,它沒法讓人分心,而我也是讀完後才意識到自己有多久沒有真正投入讀一本書。
通常我會沒耐心,偷翻後幾頁看看發生什麼事情,但這本書不會,它用它特有的步調把每個細節處理得很......精緻?讓人會想要每個東西都看到。

上面也有提到,排除第二人稱寫法的話,光是形容句的使用我就很喜歡。
形容句可以用得很幽默、詼諧,也可以是很文藝、華麗。
通常讀到特別閃亮亮、嵌上了金子的那種千迴百轉(?)只為形容一片落葉,不禁覺得詞溢於情,患有尷尬癌,覺得『太過了』。
但這個故事的形容詞有趣得剛剛好。

比方第1頁,描述店主向神父保證這頭惡魔的活力時,他『啪啪拍打著惡魔的後背,像在拍一匹健壯的馬』。
這形容活靈靈地,我習慣在閱讀時在腦中描摹情景,這聲音立刻響在耳邊,鼻息聞到那難聞的氣味,我還聽到銀腳鐐碰撞的聲響。
人家都說,文風其實是一個作者的底,是作者的心與肺,他掏出來給你看,也等同於是看到這個作者的人生。

這個說法,有些人認同,有些人不認同,或許情感是可以演戲的、可以虛構的,但我至少相信,一個人的『用詞』來自於他的生命經驗。
尤其是形容詞,作者第一秒想到要用什麼事物去形容同一種感官,取決於他理解範圍的要素。
像這匹馬,或是故事中的聲音、氣味,冬日中化在水裡的蜜糖或柴燒的劈啪響,都很自然,讓人很舒服

即使前幾頁我真的很怕,我不習慣看血腥電影,也別說是可能出現斷肢、凌虐場面的文字描述。
耳邊響起惡魔的哀號,痛徹心扉流淌一地的血,當時我還斟酌著:"還要讀下去嗎?沒先讀試閱就直接看了是不是太衝動,我應該先讀個tag的。"
可是看在這文字的份上,我決定相信對文字的直覺。
感覺得出來,這些字是溫暖地、善意地,並非以折磨讀者的感官為樂,而是因為劇情需要,才得讓惡魔稍微痛苦一些。

劇情也證明了這股直覺,有些犧牲是為了大局,而其輝煌削弱了我對血腥的反感,整片征戰土地的焦屍鋪構了這個世界,才能顯得此刻在小屋裡的溫馨多麼美好。
不過,劇情上也真的嚇了我很多跳

這種嚇是好的那一種嚇,是作為一個故事,有足夠的推進力讓人想要閱讀下去的那種嚇,同時也是那種,突破讀者思維讓人感到驚喜的那種嚇。
比如在我們還未全盤了解惡魔的底細前,它就突然在小鎮的樹下來個大轉折,我心想:"不會啦,下一章一定會說這個是假的,一般故事的套路不就是這樣嗎。"
結果,哇嗚,作者是來真的,我睜大眼睛思忖著這故事也太狂了,下一秒就看見神父展現神蹟,神蹟耶,這更狂了!?

於是連結到這個故事的世界觀,神父與惡魔,天主與地獄,十字軍遠征與地獄之門
我個人對宗教的涉獵不多,僅知道歷史課本上的那些,也沒有特殊的宗教信仰,很容易就將與宗教有關的故事背景聯想到說教或文藝氣息之類的。
然而,這個故事雖然建構在這些熟悉的詞彙上,但它並不『傳統』。

甚至它也不『新穎』,可以說它的類別是奇幻,可是又有點古典,又不全然脫離現實。
它像是我們中學時在歷史課的白日夢,把十字軍移植到現代,把天堂地獄的概念留存至今,袪除太僵化的部分,餘留那些很酷炫、很厲害的部分。

而也因第二人稱的關係,其實作者沒有說得很清楚地獄為何而來、聖子為何誕生,可是奇怪的是,讀者不會覺得突兀,我自己就對那串漂亮的玫瑰念珠特別有興趣。
最畫龍點睛的應該是番外關於相信科學的那篇吧,適當地將世界觀調和我們熟知的科學,但宗教並未離去,神父以諾與生俱來的鎮靜讓人安心。

 

接著,最令人頭皮發麻的來了。
神父,與惡魔。
神父,禁慾的神父與惡魔
神父,年下而純潔的神父,被惡魔稱之為『你讓我像是在操一個孩子』的神父。
──哇喔。

這很辣,真的很辣,看看他的法袍,與他第一次嚐到糖果的饜足。
然而神父身上被惡魔形容『不符合年紀的沉穩』,又讓以諾顯得很成熟,他優雅的身姿讓人想捧在手裡,他慷慨就義的果斷讓人想要在他眼裡更特別。
當然這是屬於讀者的想像,可說不準,我們既然這麼感覺到了,故事裡的角色也感覺得到。

耽美的設定在這些角色魅力下無足輕重,原以為性愛會被渲染得很火熱,但在情感的包覆下,還不如神父咬唇進懺悔室的鞭笞要來得動人。
以及性愛在這個故事裡有正反兩面,讓人無盡痛苦與無上歡愉,但總地來說,能讓如此高尚自制的神父勃起,還是揚起優越感的痛快。

最後,故事的結局出乎意料,但也在反轉、反轉又反轉之間,讀者暈頭轉向但相當滿足。

 


 

然後要來讚嘆一下工作室的選紙。

我剛才特地去查了用紙,可惜網站上沒有公布。
近期紙廠有許多相當輕薄的內頁紙,在200~300頁之間的A5書籍中,讓女孩子拿起來得心應手(?)  
這本書就特別輕
輕到我在超商取貨時,還認真搖了箱子,怕是詐騙裡面是不是只有紙。

封面印刷也很棒,黑底紙要印上白線得花上特殊的印工,摸了下應該不是用燙的,那便是上兩層膜了?
書腰的材質我也很喜歡,閃亮亮地搭配上面的白線非常精緻。

不過,通常在閱讀時,我會把全部外皮都脫光。

總而言之,推薦大家去讀讀這個故事,書籍本身也很值得收藏,由於有不同支線設計的緣故,紙製書會比電腦閱讀更容易翻閱及做標註。
某些橋段或許有些血腥、痛心,但總體來說是充滿『愛』的故事,不是淺顯的戀愛,而是想要與誰緊緊相連的那種關係。
此段盜用了勝生勇利的說詞。
世界觀也非常有意思,那些讚美詩與十字架都將神父以諾的人格烘托得更美了。

 

☛ 噗浪原文 裡面有討論一些作者的衍生與交叉式劇情   
心得整理表單 有一些篇幅短的雜感就沒有放在blog上了。

arrow
arrow

    阿╰( ◜❤◝ )╯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