剛讀完カシオ的《殺死心的方法》,不由自主聯想到はらだ的《哥哥》......

下面記錄一下讀後感 

小說與漫畫,影劇或廣播劇,各色的作品中大略在心目中可以分為『娛樂(幽默)』與『現實(深沉)』的。

上面這兩本漫畫恰好就是落在這兩個區段之間,感受到誇大不實的地方,但某些細節又悶到讓人喘不過氣來。
只要有一點點、一咪咪的帶入感,就覺得:"這該是多難受的情感啊。"

以《殺心》來說,它給我的感覺比較像電影?
很多的細節是留白的,需要靠讀者去猜、去思考主角到底在想什麼。
跟很多骨科或義兄弟的設定不同,春樹不是欲拒還迎,而是真的打從心底排斥光的強制性行為。
每個分鏡、每個眼神都在說他被威脅、被按倒在地的恐懼。
──這肉無論畫得再好也無法說香啊 

即使是這麼驚世駭俗的情節,有幾個橋段卻驚人地戳心。
像是春樹描述,他覺得光在傷害他後,還要裝作憐惜他、在乎他,自以為是他的戀人的行為很噁心
抑或是春樹真的沒辦法理解,光怎麼可以同時這麼任性妄為、不懂檢討,又卑躬屈膝地請求他原諒。 

光這種人性的矛盾感很『真實』。
讓人想到青春期,那種想要占有喜愛的對象,卻又對這樣醜陋的自己感到害怕、無助的感覺。
我並沒有想幫光說話的意思,只是......該怎麼說,我不喜歡這個角色,但卻能明白他的感受?

當喜歡的心情不再純粹,不成熟的心靈不知道怎麼應對拒絕。
我們可以怪罪"他沒有推開我",也可能因對方的妥協而覺得"他應該還是有一點點喜歡我吧"。
沉溺在強烈的不安全感中,又極度地自戀,把自己想得很重要......
而在長大的那瞬間,夢醒了,理解到原來自己做的事情是不對的、傷害別人有多深,再來深深、深深地自責。

想要懺悔,想要贖罪,但也明白對方大概是這輩子都不想再見到自己了,於是就連彌補的機會都被剝奪了。
接著,曾經對彼此都這麼重要的兩個人就形成再也不見的平行線。
──這會是現實中最普遍的結局。

排除《殺心》裡面有點戲劇化的轉折處,我會覺得這是一篇露骨描述你硬要不喜歡你的人喜歡你的警世故事。
看著光,就宛如看到青春期自我的一部份,不知道如何去愛人,也不知道怎麼適切表達自己的愛,也不知道怎麼珍惜愛自己的人。

同時,春樹這個角色也代表著另一種類型,不知道如何拒絕他人,不想毀壞表面的美好而暗自承受卻加倍崩潰。
看著已變樣的光,腦子裡想的還是"以前他不是這樣"的天使模樣,不清楚是自己瘋了?還是光真的如眼睛所見那樣瘋了?
──"如果是我搞錯了,是我害的,我要怎麼對遙阿姨,對爸爸交代?"
春樹那些空洞的表情彷彿這麼說。

而英前輩這個角色也很有帶入感,故事裡提到他對春樹的罪惡感。
害怕去證實自己沒有拯救春樹的事實,只要相信著春樹是加害者,他就沒有必要感到自責......
生活中,自己也或多或少捏造一些虛假的泡泡,來逃離那些不想面對的現實吧。

 


 

至於最讓人懸念的,應該還是結局吧。

到底春樹選擇了誰?大家是否幸福?
單行本給了個似有若無的半開放式結局 

我個人私下偏向英前輩,但就讀單行本加筆的感覺,猜想為了逃避愧疚,春樹與英兩個人還是只能彼此相依了?
這算是愛嗎?作為讀者還真嗅不出幸福意味,於是也讀了下網路上其他讀者的讀後感。
看到有人提到:"從第一話開始就給出答案了。"

於是重翻第一話。
"喜歡傷害了我的你,轉移視線,曖昧地微笑,將我無視,畏懼著我......"
突然,似乎得到了解答。
呃、好吧,你們倆覺得好就好吧,咿咿── 

 

最後再回來聊一下英前輩吧。

其實這部作品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句台詞。
春樹說,英前輩從以前就是個『習於嬌慣別人的人』,所以希望自己別自作多情。
習於嬌慣別人的人啊......這麼說起來,生活周遭也有這個類型的朋友呢。

因為習於嬌慣,也就是俗稱的『暖男(女)』,總會不小心讓他人對自己有意思。
而嬌慣的事主,要不覺得莫名其妙,苦於去拒絕;
要不意識到自己是故意的,想藉由嬌慣的動作產生優越感,想被別人讚美、被他人喜愛。
這個設定,落在英前輩上面看起來就突出這種典型 

某方面來說,若春樹真能走出陰影,英前輩或許也不是最合適的對象?
知道自己黑歷史的人會帶來很多壓力,更別說是努力展現溫柔的傢伙,壓力大概是三倍速 

《殺心》還真是顧名思義,殺死讀者心臟的故事啊,把這麼多性格上惡劣的那面串聯成一個揪心的作品。
就算感性告訴自己覺得不舒服、不喜歡,還是忍不住一頁頁翻下去,然後驚嘆作者對人設超細膩的描摹、留白的架構,以及漂亮的台詞。 

 


 

接著是《哥哥》,有點忘記有沒有記錄過感想?

はらだ 短篇集感想

同樣是偏病態的設定,但在架構上,《哥哥》有幾幕轉得太快,有種"啊、結束了"的出戲感。
不知道是否能用斯德哥爾摩症一言以蔽之?但はらだ老師那種誘人的病態卻又非常吸引人。

讀完會有種難以言喻的空洞感。
明明是HE也高興不起來,回想起角色的笑容不覺得甜,只覺得不寒而慄   
可要說這個故事不好?不不不、它超級令人印象深刻,完全達到故事有記憶點的巔峰。

於是我又陷入了"到底要不要收藏單行本"的困擾。
一面覺得虐啊──不確定自己會不會讀第二遍;
另一面又覺得故事寫得好,把書轉手了好可惜     
──今天讀漫畫,也是既痛又快樂著呢嗚啊。

 

噗浪原文  
心得整理表單 有一些篇幅短的雜感就沒有放在blog上了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阿╰( ◜❤◝ )╯調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